現場演出首演於 2021/12/4、12/5 (14:00 & 16:30) & 線上音樂會限定五日 12/16-12/20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曲目
1. 《木頌魚韻》00:00 - 47:25
2. 《木木尋聲》47:52 - 56:08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《木頌魚韻》
為56顆木魚給五位打擊樂手加錄像 (2020-21)
MuYu: ode
56 MuYu for five percussionists and video
作曲:林煒傑 | 錄像:林冠名
曲解
在一般樂器教學法裡,原本被認知為單薄與枯燥的樂器,在拜訪通霄禾豐木魚工廠之後,深深改變了我對木魚的想法。在工廠內,看到ㄧ個木魚如何從ㄧ塊原木,經過長時間的鑽洞,烘曬及師傅細心的ㄧ筆ㄧ畫雕刻下,到最後的工藝師在測試並調整每ㄧ個木魚的聲響亮度時,固然喚起我對這手工樂器的尊敬與敬佩。通常在打擊樂器裡,接觸的木魚種類只限於基本的五聲,或機械製造出來的乏味型式,但在這工廠裡,木魚的大小種類大於二十幾種,最大到35寸,最小到2寸,而同時也使用不同的木頭來製作,在聲音上有很明顯的差異。但最重要的是,木魚聲的變化可以從清脆與明亮,到扎實與豪邁的共鳴,幾乎可以讓聆聽者深受感受到巨大木頭的低層震動。這些誘人的木魚聲,在持續的韻律中,可以把聽者帶到另ㄧ個置之身外的境界,卸下所有的雜念。本曲所有的聲響只會限用於木魚,並不會加用任何其他樂器,原因是希望可以把觀眾深層地帶入木魚的聲響內,利用不同的演奏方式與敲擊方法,聆聽出木魚本身微妙的色彩變化,沈迷於中。此曲也會利用各種木魚大小同時間在五位演奏者中,穿插與排列出個種層次,藉此漸漸的放慢聆聽者的時間感,進入在詠誦與打坐的冥想中。五位演奏者在木魚工廠內會設置在不同的角落,環繞著所有觀眾,使得木魚如鐘聲ㄧ樣,不可預測的來自四面八方圍攏過來,包圍住整個聲響空間。這首作品有別於ㄧ般創作方法在於本曲不是在追求或尋找現代演出技巧,或解構木魚,而是要找出木魚最樸實的聲音,揭示出它擁有的精神與力量。
《木木尋聲》
震動式喇叭輸出給七個木魚的合唱
MuYu’s humming choir
for seven transducers, sine wave and muyu
主創:賴奇霞 | 共創:洪于雯
每個木魚都有屬於它自己最共鳴的音頻,35寸樟木木魚是24Hz,7寸櫸木木魚是392Hz,在工廠限地創作最後選則使用了這個中低音頻範圍中的木魚,由樂手擺放上七個震動式喇叭播放著七聲道正弦波音頻,透過震動傳送給七個木魚,讓它們共鳴屬於它的音頻,一起合唱一起以音樂的方式再生 - 共振木魚、共振耳朵、共振空間、共振過去和現在、共振跨域文化的實驗場。
攝影/林育全
計畫發起 Project Leader:賴奇霞 LAI Chi-Hsia、林煒傑 LIN Wei-Chieh
作曲 Composer:林煒傑 LIN Wei-Chieh
聲音創作 Sound Artist:賴奇霞 Chi-Hsia Lai
演奏 Performer:洪于雯 HUNG Yu-Wen、張育瑛 CHANG Yu-Ying、蔡方昀 TSAI Fang-Yun、賴奇霞 LAI Chi-Hsia、鍾繼儀 CHUNG Chi-Yi
錄像 Video Artist:林冠名 LIN Guan-Ming
錄音 Sound Recording:陳宇謙 CHEN Yu-Chien、邵柯翰 SHAO Ko-Han、埔頂音響 TP Sound Co,.Ltd.
製作團隊 Production Team:盧崇瑋 LU Chung-Wei、陳宇文 CHEN Yu-Wen、一公聲藝術 One Litre Sound Ltd.
主視覺設計 Visual Design:蕭羊希 HSIAO Yang-hsi
錄像協助 Video Assistant:程詳芸 CHENG Hsiang-Yun
前期發展演奏 Project Development Performer:余若玫 YU Rho-Mei
指導單位 Supervisor:文化部 Ministry of Culture
主辦單位 Organizer:一公聲藝術 One Litre Sound Ltd
協辦單位 Co-Organizer:禾豐工藝木魚有限公司 He Feng Religion Craft Ltd
贊助單位 Sponser: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、白沙屯拱天宮暨管理委員會 Baishatun Gongtian Temple Executive Committees、苗栗縣法臨寺 Miaoli City Falin Temple
特別感謝:禾豐木魚工廠張華龍先生
攝影/林瑩茹
2020年3月默默開始這個特別的計畫,終於在2021年12月4日首演兩首國人全新音樂創作和錄像藝術家的新作品 - 限地創作的共振實驗,謝謝苗栗通霄禾豐木魚工廠給我們這個機會打開新世界。